半个世纪磨砺出的“合格”技术工人——记“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

图为许振超在工作中。青岛港供图

9月11号下午,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一眼望不到边的集装箱整齐有序地码放在堆放区,码头工作区内的主干道上,各种中大型拖车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记者在前湾码头办公区的“许振超大师工作室”见到了“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已经74岁高龄的他,刚刚接受完一拨媒体采访,但毫无疲惫之态,笑呵呵地招呼记者坐下。在视频记者调试设备的空当,他主动谈起自己和人社部门的的一些工作交集,这位“人民工匠”朴实而又热情,过往辉煌精彩的人生,在他平实的叙述中,徐徐展开……

“我相信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翻开许振超的人生履历,很多人可能会用“开挂”来形容他几十年职业生涯所取得的成就: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首次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填补了该领域空白,年节约生产成本2000万元,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国内港口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码头纷纷效仿;岗位成才,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还带出“王啸飞燕”“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工人品牌……

从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在工作上创造了耀眼成就的许振超,不仅得到了所在企业的高度肯定,也获得了党和政府颁发的多项荣誉。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许振超从2008年起连任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当选为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2013年10月当选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2018年12月被中共中央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颁发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时获颁“最美奋斗者”奖章。

对于自己获得“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这份殊荣,许振超直言“没想到”。“最初我知道入围国家荣誉称号人选是在8月12号左右,朋友发了一个新闻链接给我,才知道这件事。我之前获得的荣誉很多,但‘人民工匠’这样的荣誉称号,意义太不一样了。”他说。

2024年9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3日上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许振超“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

这是国家第一次以“人民工匠”国家荣誉褒奖技术工人,对技术工人群体而言,是无上荣光。许振超在深感责任重大的同时,亦觉得自己绝非空前绝后,随着技术工人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相信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面对党和国家授予如此高的荣誉,“人民工匠”许振超谦逊地说,自己就是一名合格的码头工人。

回想起1974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亲朋好友纷纷祝贺他当上了技术工人。“他们告诫我一定要当一名合格的码头工人,我后来真的干了一辈子码头工人!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很不错的码头工人!”许振超说。

为何如此自信?许振超说,因为大家能干的活儿他都干,都能干,大家干不了的活儿他还能干,而且还能干得非常出色!

这些年,许振超经常去基层一线调研技能人才的工作情况,针对近年来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当技术工人的现状,许振超也十分忧虑。

提高年轻人学技术的兴趣,要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培养。“要从职业观念上树立成为一名普通劳动者、一名技能人才是非常自豪的观念,我觉得这种教育十分重要。”许振超说。

许振超的“徒孙”刘起说,他在上学的时候,因为听了许振超老师傅技能成才的很多事迹,才树立起想成为一名桥吊司机的理想,最终也实现了梦想。“2004年,我在青岛港运动会上看到许师傅高举青岛港奖励给他的车钥匙的一幕后,就感觉到技能人才是受尊重的,是能够成就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这一幕激励我以后持续不断钻研技术、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刘起说。

“转换思维,按时代需求培养技能人才”

记者去青岛港采访许振超当天,青岛港刚刚举办了年度技术比武大赛,许振超对技术比武活动极为赞赏,他认为这是选拔技术尖子和激励工人学习技能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我们今天刚刚搞了一个全港的技术比武开幕式,我当时是参加了第一届和第二届青岛港的技术比武。青岛港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搞技术比武,实际上它也是培养技术工人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现在好多的技术能手、技术尖子,都是通过技术比武这个途径选拔出来的。”许振超介绍。

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许振超曾经就技术工人培养提出建议,核心内容是转换思维,按时代需求来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

“在调研中我发现,现在对技术工人的培训,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培训内容也比较浅显,真正深入下去的培训,或者说朝着让工人真正能成为一个优秀技术工人的培训,还是太少。”许振超说,这种同质化、浅层次的培训造成了现在有一些技术工人虽然能干活,但不清楚技术原理,这对技术工人的成长是一大障碍。

许振超带徒弟时要求他们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基础打不牢,地动山摇,不搞清基础原理,想进一步提高自己很难。”于许振超而言,技术工人的“合格”,不能仅仅停留在“能干活儿”,还要在“能干”的基础上不断学习、钻研,探究机器设备运行原理,进而能有所创新,开发出新的技能工艺,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贡献技能力量。

关于这一点,记者从对许振超徒弟郭磊的采访中也得到印证。郭磊说,许师傅每次见到他,都会和他交流技术问题,还会布置一个“作业”让他回去思考,等下次见面时给出解决办法。正是师傅的言传身教,郭磊现在已经成为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

许振超的另一个徒弟周强,从1996年入职后,干了15年的桥吊司机,现任青岛港操作一大队副队长。谈起师从许振超的10个年头,师傅对基础技能原理的重视,让他受益匪浅。“刚接触许师傅的时候,他工作上严肃认真,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务实和坚韧令人印象深刻。许师傅带徒弟要求很高,徒弟不仅要会操作机械,更要懂机械设备构造和工作原理,进而达到人机合一。”周强说。

“一名合格的码头工人,要用一辈子的拼搏来证明”

许振超社会职务和社会身份很多,平时工作和社会活动也不少,但他最看重的还是码头工人的身份。他经常在不同场合把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跟身边人交流,在他看来,想要当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首先要深刻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

许振超说,工匠精神,是技术工人特有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是技术工人从心底生发出来的。怎么才能自然而然地生发出这种精神?许振超的回答是:要热爱劳动、敬畏劳动。

“我这么多年工作最深刻的感受是,劳动非常辛苦、劳动非常伟大,劳动真的能洗涤一个人的灵魂,使人从心底里爱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从而产生内生动力去努力工作,去刻苦钻研。”许振超说,“当我们遇到问题,不吃不喝也要解决掉这个问题,这个时候工匠精神就出来了。”

这是许振超在一线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真实写照。

1984年,34岁的许振超被选为青岛港第一批集装箱桥吊司机。工作没多久,就遇到港口唯一一台桥吊出现故障停机。因为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厂家手里,单位只得花几万块钱聘请外方专家来解决。许振超不甘心在技术上“受制于人”。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带上备用控制板回家,仔细研究,一笔一笔绘制电路图。4年中,一共倒推12块模板,绘制了整整两大摞完整详尽的电路图。最终,他不仅掌握了各类桥吊技术参数和设备性能,能排除一般机械故障,还能修复精密部件。

“作为一名老技术工人,我想对年轻一代的技术工人说,不要怕苦,不要怕累,不要纠结昨天如何,也不要凭空想象明天会如何。只要牢牢把握住现在,扎扎实实、心无旁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你就一定会成为一名让人羡慕的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许振超说。

从一个初中生成长为“人民工匠”,许振超难忘的场景有很多。他难忘刚参加工作时一天30吨煤用小推车一车一车地推到锅炉房的辛劳,他难忘自己废寝忘食苦苦钻研技术的日日夜夜,他更难忘他和同事们创造出来属于青岛港专有技术的每一个激昂瞬间……这些瞬间,组成了许振超用几十年的磨练成为一名合格码头工人的人生画卷。这位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人民工匠”,用自己的职业生涯生动诠释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时代精神内核。

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像个普通的青岛港工人,一直保持着时刻“在岗”的状态:经常到工作室看看徒弟们在忙什么,和他们交流一些技术问题,指导他们该从哪个方向提高自己。采访中,他还特意纠正记者说他已经退休的说法,他说自己还没退休,要继续为青岛港培养技能人才。

“当一个好工人,要用一辈子的拼搏来回答和证明!”许振超,用超过18000天,日复一日在一线岗位上把自己“磨练成一个很不错的码头工人”,践行了当初参加工作时要当一名合格码头工人的誓言。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